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杭州市余杭区殡仪馆服务
2022年,临平区生产总值(GDP)为1006.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3%。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32.12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458.55亿元,增长1.1%。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6:52.4:46.0调整为1.6:52.9:4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76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30万美元)。 [26]
2022年,临平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3.4%,高于GDP增速3.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6.5%。 [26]
2022年,临平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29.9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5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下降2.7%、2.4%。完成财政预算支出196.88亿元。 [26]
2022年,临平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1%;交通投资下降13.5%;生态环境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82.8%;制造业投资增长17.0%;民间投资增长17.9%。国有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5%。新开工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264个,累计完成投资116.59亿元。集中开工重大项目57个,“152”项目开工率达100%。 [26]
第一产业
2022年,临平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6.80亿元,增长2.7%;农业总产值24.65亿元,增长3.4%。其中,种植业产值13.54亿元,增长7.7%;畜牧业产值0.60亿元,增长79.8%;渔业产值8.59亿元,下降4.6%。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8万亩,粮食总产量1.56万吨;全省率先完成“非粮化”整治优化面积14461.2亩。 [26]
2022年,临平区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9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8.3%,村均达616.8万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总量87万人次,营业总收入7933万元。 [26]
第二产业
2022年,临平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14.71亿元,下降1.5%。规模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4.54亿元,下降1.5%,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0.7%;新产品产值率55.6%,高于全市平均14.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6.63亿元,下降0.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65.81亿元,增长0.9%;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39.91亿元,增长4.8%。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0.72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20.05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2%。 [26]
2022年,临平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51亿元,增长1.9%,增加值总量占GDP的比重为3.0%。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405家,共核发施工许可证166项,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注册手续161项、质量监督注册手续161项、竣工验收备案137项。 [26]
第三产业
2022年,临平区金融业增加值为115.11亿元,增长17.0%。年末全区本外币存款余额2965.23亿元,增长2.6%;本外币贷款余额2768.62亿元,增长11.9%。全区不良贷款余额10.02亿元,不良贷款率0.36%。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推出“金服宝·小微”综合服务平台、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临平专区,累计为7000余家企业成功授信超过220亿元;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累计开立个人和企业数字人民币钱包34万余个,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超过500万元。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加强上市培育梯队管理,全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累计达24家;新增培育企业10家,列入区级培育企业共44家。 [26]
2022年,临平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5万人次,同比增长19.1%;实现旅游总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7.2%。截至年末,全区共有A级景区5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家;四星级以上饭店4家;星级旅行社6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级景区镇3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镇2个;省级景区村庄36个,其中3A级以上景区村14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1处;非遗体验基地(街区)3处;省3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1处。荣获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省3A级景区城。 [26]
2022年,临平区累计成交新建商品房9753套,同比下降63.9%;成交面积10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2.0%;成交金额268.2亿元,同比下降61.8%;成交均价2471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0.5%。其中住宅成交8652套,同比下降64.8%;
三天或出殡前一天的灵堂前,由女儿、女婿敬献上羯羊,孝子们跪在羊的周围,
旧时有“人主不发话、亡人不脱化”的说法。说话时,要请村上德高望重的人作陪。“人主”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人主”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说娘家话,实则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
老人病逝,其家人要在第一时间鸣放鞭炮,随后安排人到亲属家报丧,闻者赶来与主人料理后事,左邻右舍帮助砍柴担水,做饭菜接待前来吊唁死者的亲朋好友。报丧后,主人家请摩公主持丧事,披麻戴孝的子女男穿白土布长孝衣,女穿短孝衣。
即将死者遗体由灵床移至棺材内,一般在午夜后进行,多由村上老年人亲殓。棺底要用铜钱或硬币摆“七星”(即北斗七星),铺上三道麻,再铺黄纸、褥子,最后将遗体轻轻放入棺内。遗体要摆放端正,平躺仰卧,四肢并拢,手足成一条直线,再把阴阳写的“符”放在身上,脸部盖手帕,身上撒避邪、祛毒、防蛀的名贵中草药和五谷粮食。子女们绕棺瞻仰遗体后,合上棺盖。瞻仰遗体时要肃静,切忌喧哗哭泣。出殡前由“人主”砸上棺材的“阴钉”。
出殡,出殡有早丧、晚丧两种。殓棺结束,一切就绪后,大家喝“起灵汤”(碎面条),时刻一到,执事人喊“起灵”,此时鞭炮齐鸣,由长子背灵柩材头,送葬人帮抬出门,同时将一只碗砸向棺木击碎,一孝子头顶烧纸盆倒退出大门,将盆内的纸灰抛撒在大门外。出了大门,将灵柩绑好抬杠和牵绳后,由八个强壮的小伙子抬起灵柩(另有若干人分组、随后准备随时替换),让灵柩从火堆上穿过,孝子们在前方拉纤绳,阴阳随后吹吹打打,小跑奔向墓地,一路不得停留。送葬路上,死者的长女婿或长孙举引魂幡和死者遗像跑在最前面,并有孝子中专人负责抛洒“路钱”。沿途所经人家都在路旁、家门点燃麦草,为亡者送行。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甚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