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杭州市上城区殡葬一条龙
上城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地处杭州市区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1-3]总面积为122平方千米 [43] 。截至2022年末,上城区常住人口137.1万人。 [58] 截至2022年10月,上城区下辖14个街道,区政府驻望江街道望潮路77号。 [33]
上城区域历史悠久,自古是杭州城市的核心部位,曾是自隋唐至民国时期州治所在地 [57] 。上城区濒临钱塘江,紧贴西湖,京杭大运河自南而北纵贯全区境内。有亚洲最大高铁枢纽之一的杭州火车东站、城市中央铁路枢纽杭州城站以及华东最大的汽车客运中心。 [53]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宋文化、吴越文化、钱塘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所在地,拥有全市超过一半的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和各级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5]
2022年,上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5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9248元。
上城区自宋至清,分属钱塘、仁和县管辖,民初属杭县管辖。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杭州市,上城区域分属城区、江干区。此后城区行政区域多次变化,直至杭州解放前夕,上城区分属第一区、第二区和第四区(即原江干区),建区公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相继在上城区域建立。改原第一区为上城区,第二区为中城区,第四区为江干区。 [4]
2021年3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设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区。 [32]
行政区划编辑 播报
区划沿革
1952年11月,市政府决定调整上城区的管辖范围,将上城区的十五奎巷和六部桥2个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鼓楼至凤山门)划归江干区管辖。
1954年8月,市人委决定建立街道办事处,为区政府派出机构。上城区建立9个街道。
1957年6月,中城区建置撤销,其管辖的金钱巷、马市街、皮市巷、青年路、岳王路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1963年12月,市人委决定将下城区的横河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9年4月,西湖区的南山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72年12月,南山街道办事处划归西湖区领导。
1997年1月1日,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江干区的紫阳、望江、南星、闸口4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季青镇的近江、望江、玉皇3个行政村划归上城区管辖,使上城区域面积从6.86平方公里扩大到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1万增加到34万人,街道办事处从原来的7个增加到11个。
2003年5月,将原来的9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6个。撤销小营街道、城站街道建立新的小营街道;撤销南星街道、闸口街道建立新的南星街道;调整紫阳街道的区划界线,保留湖滨街道、清波街道设置。 [6]
2021年3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设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区,以原上城区、江干区的行政区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杨街道)为新的上城区的行政区域,上城区人民政府驻望江街道望潮路77号。 [32]
区划详情
寿衣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有衬衣、短棉衣、罩衣、长袍马褂或长罩衫、衬裤、棉裤、罩裤等。寿衣的衣袖要长,须将双手完全盖住;女寿衣中至少有一件必须是红色的,另外,配有铺褥盖被、荷花枕头、绣花便鞋。男戴小帽、女苫巾帕。鞋和枕头均要绣花,枕头的形状除一般的方枕外,还有锁子枕、荷花枕。
制作棺材,讲究“铜帮铁盖豆腐底”,即棺盖最厚,棺底最薄。在棺材制作好以后,不能空放,要在棺材中装入粮食(实际是旧时存粮以备老人去世时发丧用),每年过春节还要在上面贴上祈寿对联。
男用枕头绣“寿”字,女用枕头绣“万”字,字周围再绣上花卉、蝴蝶等图案。男戴软帽,式样各异,如瓜皮小帽,旧时秀才戴方形软帽等;女则头包黑丝手帕。逝者为男,则“女铺男盖”即由女儿做褥子,儿子做被子;逝者为女,则“女盖男铺”即女儿做被子,儿子做褥子。
那只“跳井”的公鸡拿回家由它自生自亡,丧家不能宰吃。第三天到坟上杀鸡祭奠,称为“复山”。满三十天就解素食,不再戴孝帕,满三年举行脱孝服仪式。
棺木色彩讲究大红色,上绘“前蟒后鹤”、“五龙捧寿”、“仙子祝寿”、“二十四孝”等图案,棺内裱糊,且漆丹红。兰州民间曾有蟒蛇为报妇人的养育之恩而在其死后前往墓穴陪葬的传说,从那时起,人们便将仙蟒画在棺材头部,此习惯沿袭至今,表达民间对仙蟒以命报恩的崇拜和纪念。
灵前摆放供桌,供献“倒头”饭(一碗黄米饭,插一双筷)、一副“盘”(即10个枣鼻馒头)、燃灯、香炉、供酒、茶、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供吊唁者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