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巴南区高端殡葬一条龙哪家比较好
社会保障
2021年,巴南区就业培训人数16281人次,新增就业人数25760人,其中,企业21703人;个体经济组织911人;灵活就业3146人。城镇参加养老保险25.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2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6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6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997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城乡低保对象8173户、10853人,特困人员670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7956万元,临时救济人员1313人。新建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个、村级互助养老点29个。在5个街道试点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服务,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线上+线下”居家养老服务。设立“家庭养老床位”20张,由镇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签约服务,新登记备案养老机构3个,新增养老床位208张。首个区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开工建设,设置普惠养老床位333张。57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100%。新改投用区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点1个,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增至734张,有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3]
历史文化编辑 播报
吹打·接龙吹打
吹打(接龙吹打),重庆市巴南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吹打(接龙吹打),是流传于巴南区接龙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唢呐、鼓、锣、钹、镲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器乐音乐,系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被喻为“巴渝吹打的缩影”,发端于古代巴人创造的巴渝舞,成型于元明时期,现形成吹奏乐、打击乐、吹打乐、吹打唱乐4大类别,有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教仪调、昆词、将军锣鼓、伴舞锣鼓7大品种。 [30]
2008年,吹打(接龙吹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
风景名胜编辑 播报
南泉抗战旧址群
南泉抗战旧址群,包含孔园、听泉楼、校长官邸、竹林别墅、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5个文物点,是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重要的市级抗战遗址。抗战遗址群中,孔园地下防空洞通过声光电技术和珍贵的历史影片、照片等资料,再现了重庆大轰炸惨烈场景,是我国唯一全方位、全景式展现重庆大轰炸场景的文物点。 [32]
2014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
南泉革命烈士陵园
南泉革命烈士陵园,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为了纪念在南泉战斗中牺牲的百余名指战员所修建,历经4次修建改造。 [34]
杨沧白故居
杨沧白故居,位于巴南区木洞镇前进路46号,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南朝北,由南北东三座房屋围合成不规则院落,东北角设门楼,西侧设随墙板门,建筑面积587平方米,占地面积705平方米。
2000年作为“杨沧白故居及墓”组成部分,公布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巴南区文物管理所组织落架维修,现辟为杨沧白故居陈列馆。 [35]
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彭氏民居)
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彭氏民居),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重庆工程学院内。该建筑由5至7米高的围墙环抱,“囍”字型复合回廊式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占地面积5320平方米,原系清代盐商彭氏私宅。
吊丧,吊唁时间从丧礼的当天(正日子)早上开始,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亲房当家、左邻右舍等闻讯前来吊唁、焚纸,吊唁者的奠仪礼为现钞、祭羊、盘纸、纸幡、挽幛等,现在多为花圈。
来宾前来吊唁,大门口要有专人迎接,一边热情招呼,一边向里喊“看客”,院内一人接着喊“压纸”,孝眷们要举哀相迎;来宾来到灵堂前点香、化纸、跪拜,男客自己点香,女客可由孝子代点,孝子要一一陪来宾叩首施礼。
孝子们走在棺柩前,抬棺和拿花圈、祭幛的人随后,与死者生辰相同的亲人不能送葬。孝女们快到墓地时,把香插在地上就返回。摩公在墓穴内撒一把米,用朱砂、雄黄粉在地上画一个八卦,放公鸡进穴跳井,然后烧纸钱、把“望山钱”放于穴内,时辰到就抬棺入土,孝子先捧一把泥土放棺盖上,把密封的酒瓶放在棺柩脚部,众亲友抬石头砌坟外围,内填泥土,墓碑另外择期而立。
停丧,死者弥留之际,子女要及时给死者修剪指甲,梳理鬓发,擦洗后穿上寿衣,寿衣、铺盖讲究里外全新。死者一咽气,赶紧掐死一只公鸡,接着将死者停放在堂屋上首的一块门板上(停尸不能动哭声,烧纸才动哭声。),用黄纸盖住脸面,用红线扎住双脚(三天“送亡”时解开绑脚红线,让灵魂出走),为了黄泉路上安全顺利,还要在死者的双袖口内装上死面方饼、纸钱、一双筷子,称“打狗饼”、“买路钱”,最后,再杀一只鸡,收拾干净供在灵桌上。
如果是“人主”到来,则要抬上酒桌到路口迎接,孝子们手拄丧棒,号哭举哀。“人主”接过执事人斟上的酒,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在执事人的引导下,进入灵堂点香化纸跪拜,孝子们则举哀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