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在中国,殡葬政策和法规旨在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环境和资源,推动殡葬改革和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倡殡葬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中国政府提倡以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殡葬,反对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行为。
2. 推行火葬,限制土葬。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中国政府推行火葬制度,同时限制土葬,鼓励骨灰安置在公共墓地或骨灰堂等设施中。
3. 规范墓地建设和管理。中国政府对墓地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墓地面积、墓碑规格、安葬方式等方面,以确保墓地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 加强殡葬行业监管。中国政府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监管,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 鼓励社会参与和创新。中国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推广新型殡葬技术和设施,创新殡葬服务模式和理念,推动殡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的殡葬政策和法规旨在推动殡葬改革和发展,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出殡,出殡有早丧、晚丧两种。殓棺结束,一切就绪后,大家喝“起灵汤”(碎面条),时刻一到,执事人喊“起灵”,此时鞭炮齐鸣,由长子背灵柩材头,送葬人帮抬出门,同时将一只碗砸向棺木击碎,一孝子头顶烧纸盆倒退出大门,将盆内的纸灰抛撒在大门外。出了大门,将灵柩绑好抬杠和牵绳后,由八个强壮的小伙子抬起灵柩(另有若干人分组、随后准备随时替换),让灵柩从火堆上穿过,孝子们在前方拉纤绳,阴阳随后吹吹打打,小跑奔向墓地,一路不得停留。送葬路上,死者的长女婿或长孙举引魂幡和死者遗像跑在最前面,并有孝子中专人负责抛洒“路钱”。沿途所经人家都在路旁、家门点燃麦草,为亡者送行。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甚是壮观。
下葬要按阴阳事先选好的时辰进行。大多在日出前下葬。灵柩到达墓地后,要绕墓地环跑三圈,顺向停柩。孝子们要先往墓坑里抛撒钱币,以示祭奠,实则是给打墓人(俗称“扫堂人”)的酬金。“扫堂人”用“麻钱”或硬币摆成北斗七星状,扫净墓底的脚印,退出墓坑。接着众人搭手,把棺材徐徐下到墓坑,摆正灵柩的首尾方向,孝子们再最后看一眼遗容,盖上棺盖,把铭旌展开放在棺盖上,并在墓坑顶端的小龛里安放“倒头缸子”和长明灯。
杭州上城区追悼会/大型追思会/葬礼/灵堂布置/搭灵棚/全程记录摄影录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