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出殡前请摩公在棺柩前唱古祭歌,孝子女们下跪细听。摩公唱多长时间,孝子女就要跪多长时间,中途不能起身离去。
修茔,俗称“打墓”,死者瞑目之日,即要请阴阳踏勘墓地,同时请人着手打墓。打墓是一项十分辛苦的体力活,既要赶时间,又要保质量。为了保证死者按时入土,有时要风雨不辍、挑灯夜战,必须要在出殡之前把墓修好。其间,打墓者的饭食,由女婿或孝子送去,送饭者一路不能言语,默默将饭食盛进碗里便跪在一旁,等到打墓者吃完,方能起身离去;饭食若有剩余,就送给附近的放牧人或过路人吃掉,否则就泼掉,不能再带回家;回去的路上也不能说话。
丧家给吊唁者发一张白土布孝帕。死者是高龄老人的,吊唁的人饭后随手拿一个碗回家,意思是能沾上宏福寿运。做客当晚,亡者亲属跟随摩公和唢呐队拄着丧棒躬身绕棺,吊孝的亲朋好友也如此,后在村寨边或河边举行度亡仪式,焚烧死者生前用过的部分衣物。
对于寿衣的选择和穿着,传统上有许多禁忌。首先,在材质上,寿衣不应选择绸缎、丝绸等过于华丽的材质,应以朴素为主,体现节俭的美德。其次,寿衣的颜色也有讲究,一般不选红色,因为红色代表喜庆,会让死者感到不安。此外,寿衣的数量也有讲究,通常是单数,代表吉祥。
此外,穿着寿衣的过程也有禁忌。一般而言,寿衣应在死后的三天内穿上,而且,在穿寿衣之前,家人不能在棺材里哭泣,因为哭泣会让死者感到伤心,影响他们的投胎。而且,在穿寿衣的时候,应由亲人来帮忙,因为死者无法自行穿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俗和禁忌并不是科学上的真理,它们只是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信仰。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传统,但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它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
拉萨殡葬司仪/殡葬礼仪师/丧葬主持人/阴阳找先生/殡仪公司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