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城口县殡葬一条龙包括那些服务
生物资源
城口县有各类植物38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琪桐、光叶琪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独叶草6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鹅掌揪、巴山榧等191种。有野生动物127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列为国家一级的有豹、云豹、金雕、林麝、东方白鹳5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黑熊、水獭、金猫等39种。 [3]
矿产资源
城口县地处城巴断裂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下蕴藏有锰、钡、煤、铁、铅、锌、石膏、石灰岩、大理石、方解石、古生物化石等20余种矿种,以锰、钡、煤、铁、古生物化石、大理石等储量最大。 [3]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2021年,城口县户籍户数共计8.80万户,户籍总人口24.9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19万人,女性人口11.80万人。出生人口1563人,死亡人口9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37‰,符合政策生育率98.85%(计生年报数)。常住人口19.8万人,比上年增加500人。其中城镇人口8.2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77%,比上年提高0.63%。 [6]2019年,全县少数民族有24个,431人。其中土家族171人、藏族7人、黎族22人、蒙古族13人、布依族17人、仡佬族11人、彝族16人、水族2人、傈僳族2人、朝鲜族3人、哈尼族3人、回族17人、苗族52人、满族8人、壮族46人、拉祜族2人、侗族19人、白族1人、瑶族14人、独龙族1人、羌族1人、佤族1人、毛南族1人、其他1人。 [3]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1年,城口县地区生产总值6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2.70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5.73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20.1:59.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2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7万元,比上年增长9.6%。 [6]
居民收入
2021年,城口县城乡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4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8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18403元、4207元、3882元和6706元,分别增长7.1%、10.8%、10.6%和10.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507元,增长10.1%。
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3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6516元、4157元、369元和1431元,分别增长9.6%、11.9%、11.5%和1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16元,增长15.6%。 [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城口县500万元以上地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8%。分项目类型看:工业发展投资、市政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社会事业投资分别增长11.6%、98.5%、71.5%和25.6%,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建设投资分别下降3.5%、3.6%。 [6]
财政
2021年,城口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38万元,比上年增长4.7 %。其中,税收收入27556万元,增长2.5%。非税收入18582万元,增长8.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480万元,增长7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040万元,下降20.6%。政府性基金支出15825万元,下降78.2%。 [6]
第一产业
2021年,城口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996万元,比上年
棺柩下放个盆,盆中有一个装菜油的碗,用棉线条点亮,称“长明灯”。神龛中部斜贴一张白绵纸,再用绵纸做一串“望山钱”吊在竹竿上竖立于大门外,“望山钱”的纸张数以死者的享年为准。从入殓那天起,孝子们在棺柩前吃素食,用席子在棺柩前铺床休息。
“整三破五”,富有人家,请阴阳做道场三天,加上头一天阴阳书写榜文、设置神龛和第五天送殡,共五天时间。正日子那天每人一碗烩菜,至少放三片肉,俗称“三片子”。做道场的第三天晚上要放河灯,孝子们人手一灯(即在碗边贴上红纸做的莲花瓣,碗内点燃蜡烛),在阴阳的诵经声中,依次将碗放入河水中,任其漂流,直到蜡尽灯灭。
“大殓”是在棺木内依次铺木炭屑、草纸、白棉纸和纸枕头,将尸体放入棺里,把银饰品和几粒大米、几片茶叶放入死者嘴中,腋窝里也放银饰品,再将女儿和媳妇敬孝的红布红绸及白布盖在尸体上,脸上放一张有眼睛、鼻子、嘴巴的白棉纸,表示死者来世不会眼瞎、不是哑巴。然后盖棺用白绵纸条密封。棺木在堂屋摆放分头部朝神位,足底朝大门和顺房梁横放两种方式,女婿在灵柩头部下放一碗半生半熟的米饭,称“枕头饭”
“大三元”,大富之家,则做道场五天,加上前一天准备和最后一天送殡共七天。其中诵经五天,设宴五天,每天为八碟八碗的重八宴;也做道场、放河灯。大三元要阴阳和尚齐全,祭奠程序繁杂,耗财费时,既显丧仪隆重,更显其家豪富。
用干净水将死者身体擦净,为其穿上新衣裤和鞋袜,戴上新帽或新帕,衣上不能有纽扣,以线系好。抬到堂屋中间为其洗脸。是男性的剃去头发,是女性的梳理发丝,由死者的子女用装有酒的瓶子敬酒表示敬孝,把死者放在用苦竹条铺好的中堂地上,盖上红布红绸和白布,等待吉时入棺,这个做法称为“小殓”。
三天或出殡前一天的灵堂前,由女儿、女婿敬献上羯羊,孝子们跪在羊的周围,
旧时有“人主不发话、亡人不脱化”的说法。说话时,要请村上德高望重的人作陪。“人主”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人主”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说娘家话,实则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
老人病逝,其家人要在第一时间鸣放鞭炮,随后安排人到亲属家报丧,闻者赶来与主人料理后事,左邻右舍帮助砍柴担水,做饭菜接待前来吊唁死者的亲朋好友。报丧后,主人家请摩公主持丧事,披麻戴孝的子女男穿白土布长孝衣,女穿短孝衣。